什么是大内文化?
- ホーム
- 什么是大内文化?
大内文化吸收、融合了京都文化和大陆文化,具有丰富的国际性,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
山口成立的经过
山口的地理位置 交通要地
山口大约位于本州最西端山口县的中央,呈盆地状,当时是周防国的一部分。
在盆地的南面,有椹野川流过,一直通向濑户内海。一之坂川流经盆地的中央,向南连接椹野川。这些河流构成了水上交通路线。
山口还有连接日本海沿岸港口城市肥中和山口的肥中街道、连接石见国和周防国的石州街道等,多条通往濑户内和山阴方向的道路在此地交汇,是重要的交通要地。
此外,从北面的中国山地流向濑户内的河流在山口形成扇形地带,周边有庄园(农田)等,构成了完善的生产基础。
西京 山口
根据《山口古图》(山口县文献馆藏)的记载,大约在1360年左右,大内弘世将宅邸从历代大内氏的大本营大内迁往山口,并仿照京都建造了城镇。大内弘世在山口的中央建造宅邸,将街道进行纵横区划,町名以大路、小路等命名,融入京都风雅元素,并从京都的祗园神社和北野天满宫等接神分祀于神社。
另外,山口与京都一样,是风水上的四方之神相应之地(东、西、北三面被山脉所环绕,南部为平原,分布着河流。),据说贯穿山口中央的一之坂川被视为京都的鸭川。
大内时代的文化
大内氏的特征
对15、16世纪的东亚海域内部的交流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大内氏,一方面作为守护职而隶属于室町幕府,另一方面主张自己是百济国王族的后代,与朝鲜王朝、中国大陆的大明王朝、琉球王国也频繁互通友好。
大内氏与以天皇和将军为顶点的日本国家秩序、以大明王朝皇帝为顶点的东亚海域的国际秩序两方均保持密切联系,是极为特别的存在。
大内文化的遗产
在大内氏定为大本营的山口,反映了领主大内氏的特征、具有丰富的国际性的文化——大内文化开出绚烂之花。大内文化同时具备了三大要素——京都要素、大陆要素、京都与大陆相融合的独特要素。
文化遗产
具有京都要素的文化遗产
大内氏宅邸遗迹
仿照京都室町将军府邸建造的2町四方(1町约109米)的巨大宅邸,内有池泉庭院和枯山水庭院,每次举行仪式或举办宴会都使用大量素烧器皿,即Kawarake(素烧陶器)。
大内氏假山遗迹
与宅邸遗迹相邻的是一个1町四方的别邸,来访过很多公卿朝臣、文人。连歌师宗祇称赞其景:“池为海,树梢上夏天的深山”。这里还被认为是筝曲组歌的发祥地。
八坂神社正殿
据传是大内弘世从京都迎请分祀,山口祇园祭也发端于此。在7月20日举行的“御神幸”(神轿奉纳)之前,供献“鹭之舞”。
具有大陆要素的文化遗产
凌云寺遗迹
大内义兴的菩提寺内,高约3米、长约60米的巨大积石被认为是惣门遗迹,与朝鲜半岛的城郭和GUSUKU石墙有共通性。
乘福寺遗迹
大内重弘建造的寺院,出土了大量来源于朝鲜半岛的龙、凤纹样的瓦砾,瓦砾极有可能是用朝鲜半岛的技法来制作的。
县指定文化财“纸本墨画淡彩乘福寺伽蓝图”乘福寺藏(放大图片)
具有独特要素的文化遗产
琉璃光寺五重塔
大内盛见为祈祷兄长冥福而建。首层内部安置佛像的佛坛为圆形,非常独特。近世初期计划迁移至萩,但因山口町民请愿而搁置。
古熊神社拜殿(正殿、拜殿)
据传是大内弘世从京都迎请分祀,其建筑样式被称为“楼拜殿造”,是大内氏统治下的独特样式。在楼拜殿造建筑中,楼门兼作拜殿,故铺有地板。
常荣寺庭院
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一的雪舟建造。雪舟作为遣明使节,在明朝学习了当地的绘画风格,回国后,以山口为活动据点,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。
兴隆寺遗迹
由于是大内氏的氏寺而非常繁荣,寺内存有样式珍稀的梵钟,其特征是糅合了日本和朝鲜的构思,是一款“和韩混淆钟”。
《兴隆寺伽蓝图》兴隆寺藏(放大图片)
点击可显示放大图片。